近期,各级各相关部门从上到下都在回顾梳理过去一年的工作,并对下一年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这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检查,通过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最终找出对策。但在现实工作中,部分单位却在检查时变了味、跑了调,存在走马观花、点到为止的现象,这种方式违背了考核检查的初衷,致使检查变成“简查”。
检查变“简查”,原因大致有三:有的检查者原则性不强,不敢动真碰硬,检查时碍于人情世故“抹不开面儿”,不是对发现的问题“淡化”,就是对检查出的问题“虚化”,试图“和稀泥,抹光墙”;有的检查者责任心不强、作风不扎实,检查时“出门一车子,开会一屋子,听汇报看稿子”,既不到一线了解情况,也不细致观察,即使发现问题也只是轻描淡写,就当是完成了任务、交了差;还有的是基层经验不足,对其考核检查只停留在查笔记、听汇报、看材料的“老三样”中,掌握到的只是一些表面的情况,对相关问题根源缺乏“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探究精神。
“简查”式的检查不仅给基层增加了负担,而且耗费了人们的精力,严重助长了形式主义等不良作风。这类现象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下大气力予以纠 治。
要围绕“立”字树标准。检查者要避免“人情考核”“照顾检查”,引导干部群众要以务实的心态配合好考核检查,真正帮助基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围绕“严”字改作风,检查者要有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检查时既要一针见血指出问题,也要善于全面分析问题;既要了解问题原由,也要倾听基层心声,坚决摈弃“蜻蜓点水”式检查。同时,要掌握科学方法,分清矛盾的主次,多在探究问题本质、主要矛盾上下功夫,全力提升考核检查的质量与水平。(高鹏军)
编辑 谢丽丽 审核 李治学
感谢您的热心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