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保护年会之后

2023-03-13 09:19:25 榆林日报

近日,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在榆林落下帷幕,本届大会集秦、鲁、豫、川等地200多个非遗项目、500余位非遗传承人相聚榆林。

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在有着近600年历史的榆林古城老街,举行了以“实景式非遗商业街区”为主题的非遗大集活动。不仅给我们带来视觉的盛宴,更是向大众展示了非遗项目的传统魅力和时代风采,让人回味无穷。

虽然年会结束了,漫步古城大街,盛会“余音犹在”,盛会装扮依然在,一个个独立展台整齐排放,还有不少年轻人在大街拍照打卡……非遗保护年会不仅向全国展示了古城榆林的魅力,还唤起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好奇心与保护欲。

热闹过后,我们需进行复盘:如何能让非物质文化一直延续下来?如何能让古城榆林魅力更加绚烂?我以为,一是文化首位度。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需要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为我们打开了这扇大门,后续依然需要进行广泛的宣传、展示,让更多人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并自觉参与到保护队伍中来。二是生活烟火气。脱离生活只讲诗和远方的文化,注定是泡沫式的繁华,只有将文化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人民带来美的享受、精神的满足,才会得到人民的重视与保护。三是吸睛的厚重性。在快速吸睛、流量飙升的同时,更要兼顾好体验的舒适度,当今时代生活节奏较快,流量当先,但要持续高流量,必须要付出真心与诚意。此次盛会是展示古城榆林的名片,更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提醒我们在提升城市硬件的同时,更要提升文化软实力,发挥好榆林人淳朴与敦厚的秉性,搞好诚信经营与热情服务。(霍丹丹)

编辑 石麒会 审核 李治学

我要举报
请选择原因(可多选)
提交

提交成功

感谢您的热心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