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社区干部让万余居民幸福感满满,她们是怎么做到的?

2076人已阅 2018-02-27 16:16:30 掌上衡阳客户端

记者:文/王靖  图/罗盟 

部分图片由社区提供


初看下面这些照片,你一定会认为这是在某个公园里。

其实你错了,这不是公园,而是雁峰区黄茶岭街道幸福社区的某个角落。

这是2月26日,衡阳日报记者用相机随意拍摄的几个镜头,阳光下的社区居民们,脸上的表情轻松而又惬意。


一、从“疲于奔命”到“游刃有余”的社区干部

幸福社区工作人员有5人(含临聘1人),辖区居民有3983户,11255人,其中,常住人口有3996人。由于主要以安置房为主,所以社区拆迁户多、下岗失业人员多、流动人口多,各种矛盾也多,社区工作压力巨大。

幸福社区党总支书记肖新湘形容自己最初的工作状态是“疲于奔命”,“五个人为万余人服务,压力可想而知,”她说,“举个例子,整个社区有70栋居民楼,如果上门宣传某项政策,每个社区工作人员就要爬10多栋楼。加上日常工作、纠纷调解等等,简直分身乏术。”

怎样解决这个社区干部遇到过的普遍问题?她想到了社区居民中的党员。她利用业余时间,逐一拜访了社区居民周正国、唐顺英、刘卫峰、王安湘等老党员,希望他们成为社区志愿者,加入到社区管理中来。“大家都非常乐意,让我非常感动”。

有了社区党员的帮助,社区干部的工作压力得到缓解,很多原来想做而无法做的事,很快就能做成。

比如67岁的唐顺英能歌善舞,组建了一支志愿者文艺队,平时社区居民的文艺活动及节日文艺演出,在她的组织下都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了;

刘卫峰老人利用休息时间,义务帮小区打扫卫生;

廖祖乱老人组织其他志愿者组建了一支义务巡逻队,担负起免费保安的职责。

如今,小小的幸福社区注册志愿者达到405人,他们如同一个个社区干部,分担了繁杂的社区工作。

衡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期间,需要上门发放相关资料,社区干部只在社区微信群里发了一个通知,大家广泛发动,两天就把工作做好了,如果是过去,五个社区干部一周都完不成。

幸福社区先后涌现出“十佳志愿者”周正国、“我们身边的好党员”唐顺英、“社区守护神”义务巡逻员李建华、“公益热心人”范冬梅等一批先进典型。

二、重大事项“透明化”的“四会四议”制度

为了让社区重大事项“透明化”运行,幸福社区还探索实行了 “四会四议”制度,即议事会提议、代表会决议、理事会践议、监事会督议,分别负责社区重大事项实施前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对居民代表大会决议的执行、督查办事质量、资金使用情况等。

2017年初,幸福社区获得了区政府下拨的5万元公共设施建设费,钱怎么花?社区议事会广泛征求意见,收集意见32项,经过居民代表大会表决,决定用于安装路灯、修建下水道等12件事。

路灯亮了、下水道通了、垃圾场变成了小花园……几个月后,这12件事均逐一落实到位。

三、居民镜头下的社区变化

这是雁峰区幸福社区一位居民利用业余时间拍摄的照片。一张张照片,忠实记录了幸福社区近年来发生的明显变化。

这是幸福花园小区道路修建前的样子,不但闲置,而且垃圾遍地,是小区环境卫生的“死角”。

道路修建后,这里成为居民门休闲锻炼的佳处,也是小区的一道小景。

幸福小区广场修建前,只是一块被泥土包围的水泥地。

修建后,不但实现了油化和绿化,而且还加了座椅,是居民休闲的好去处。

雁和家园污水管疏通前,地上一片狼藉,是小区的“污点“。

污水管疏通后,地面干净整洁。

红旗小区靠隆桥村的围墙过去未砌,不但脏乱,而且小区安全得不到保障。

小区围墙建好后,人性化地设置了晾衣架,居民生活更方便

新建保安室及电动挡杆,封闭式管理,小区更安全。

小区水沟清理前,经常堵塞。

水沟清理后,不但通畅,而且换上了整齐美观的盖板。

四、值得借鉴的“志愿者+N”社区自治模式

雁峰区黄茶岭街道党工委书记蒋福宝介绍,幸福社区已经探索出了‘志愿者+N'的社区自治模式,即‘志愿者+巡逻队’、‘志愿者+文体活动’、‘志愿者+计生’、‘志愿者+文明创建’、‘志愿者+议重大事项’等,涵盖了社区工作主要方面。

社区大事自己议、社区活动自己搞、社区矛盾自己解、社区文明自己创.....如今,幸福社区居民家门口的烦心事事,基本在家门口得到解决,居民们的幸福指数也恰如社区其名。

社区先后荣获“全国创建无邪教示范社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省文明社区”,“省和谐社区”,“省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省五四红旗团支部”等27项荣誉称号。

“今年我们将把‘志愿者+N’模式在全街道所有社区推广,同时与‘微心愿墙’结合起来,形成新的社区管理平台,进一步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感。”蒋福宝说。


编辑:徐乐萌

责编:谢雨凤

我要举报
请选择原因(可多选)
提交

提交成功

感谢您的热心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