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宝鸡发展的新动能就藏在宝鸡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中!”3月26日,面对这一“时代之问”,著名宝鸡籍书法家陈扶军,在接受宝鸡日报社社长吕向阳专访时,经过深思熟虑,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从总体思路、具体措施等方方面面,畅谈了宝鸡如何发展文化产业。
宝鸡召开发展大会意义非凡
作为在全国有名的书法大家、艺术名家,陈扶军长期关心着家乡的发展。
“宝鸡市委、市政府在进入新时代之际,召开发展大会意义非凡!”对于即将召开的宝鸡发展大会,陈扶军早早就得到信息。他说,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市委徐启方书记给宝鸡籍的文化人打电话,叮嘱大家为宝鸡文化建设鼓劲加油,这体现了新一届领导班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造福宝鸡人民的责任担当,更加坚定了我为宝鸡文化建设贡献力量和智慧的信心勇气。
宝鸡发展文化产业恰逢其时
“推动宝鸡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就蕴藏在宝鸡特有的丰厚历史文化资源中,做大做强做好宝鸡文化产业恰逢其时。”围绕宝鸡如何加快发展文化产业,陈扶军进行了详细阐述。
他说,从党和国家战略部署看,党的十九大作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战略部署,为繁荣发展宝鸡文化事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从宝鸡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高质量发展目标、规划和要求看,“四市”建设目标中,有“三市”与文化息息相关,比如建设“一带一路”上的国际化城市,离开“文化”何以成名、出名、著名?从现实条件看,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厚的文化发展空间、新时代的宝鸡精神,是宝鸡聚集新动能的重要基础和精神自信。
打造宝鸡文化繁荣发展新平台
宝鸡的历史文化资源厚重,世人皆知,但如何将文化资源转化成发展动能却是一直以来亟待破解的难题。陈扶军认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是要适应新时代,打造宝鸡文化繁荣发展新平台。
陈扶军说,首先必须搞好顶层设计、把准功能定位、实现整体效益,要把社会功能、经济功能同频强化,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同步增长,这是做大做强宝鸡文化必须坚守的正确方向。
那么,如何才能正确把握宝鸡文化建设的新定位?陈扶军认为,需要从历史文化资源本身的价值和时代条件等方面来把握。历史文化资源有没有价值,要从“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三个方面评估。宝鸡的法门寺、周原遗址等文化资源,就符合这些要求,可挖掘开发的空间很大。另外,时代条件也已具备。宝鸡做大做强文化事业拥有政策支持、财政扶持和法规保障。
“我们必须抓住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把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深深镶嵌在宝鸡经济发展中,镶嵌进老百姓生产生活中,镶嵌在人们的精神世界中。”陈扶军说。
宝鸡日报全媒体记者组
文字编辑:王 兵
排版编辑:刘子豪
本期审核:潘国利
感谢您的热心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