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寻访小平小道,见证改革巨变,开启新的征程”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网络主题活动媒体记者来到蓝田宋家村感受“宅改”给村民所带来的变化。
蓝田宋家是血防精神的发源地,毛泽东赋诗颂扬过的地方。全村共有176户698人。从2015年11月开始蓝田宋家村成为余江区第二批改革试点村。近年来,村民充分发挥 “战天斗地、敢为人先,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血防精神,实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建设秀美乡村。
“改革前,该村危旧房屋倒塌破败,道路泥泞杂草丛生,牛栏厕所发出恶臭。”村委会主任宋志强说,“最开始的时候村民们也不理解,村里‘一户多宅’的现象比较严重。但通过政府的大力宣传和村理事会的不断沟通,村民们知道了‘宅改’对村子环境和村民自身带来的好处,慢慢地大家也都转变了思想,都开始支持‘宅改’工作了。”
在宅改中,该村坚持规划先行,做到因村施策;坚持制度健全,做到操作规范;坚持宣传深入,做到老少皆知;坚持凝聚合力,做到参与广泛。宅改得到了群众的热情拥护,全村退出面积达8700余平方米,可以满足村庄未来10年建房的用地需求。
宅者人之本,人者以宅为家。今年73岁的刘银蓝告诉记者,如今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自己一个人住着3层125平米的房子,电热水器、空调等家具应有尽有。在这里住着,心情非常好,空气比城里的新鲜,也有很多聊得来的乡亲。
56岁的宋员娥说:“白天和邻里一起打打牌,晚上在丰碑广场跳跳广场舞。现在的村庄有柏油路、草坪、路灯、摄像头…就跟生活在城里没什么区别。”
来到蓝田宋家村,我们最大的感受就是仿佛置身于一幅山水画卷中,“宅改”给这里的村民改出了满满的幸福感、满足感。
感谢您的热心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