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西彬30多年一直坚持捏面人,6年前他来了衡阳

1601人已阅 2020-11-22 09:50:21 衡阳日报

1.png

记者邹毅


儿时的记忆里总少不了那些五颜六色的小面人的影子,那时候面塑艺人挑担提盒、走乡串巷,在他们的小摊前总会挤满来“凑热闹”的孩子。可如今捏面人在很多人的记忆中已逐渐淡忘,而来自江苏徐州的赵西彬30多年却一直在坚持捏面人,人物和花鸟等形象在赵师傅的巧手下栩栩如生,连时尚的玫瑰也在他的雕琢下芳香扑鼻,深受群众的喜爱。作为中国的民间手工技艺,面塑也叫面人,其历史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汉代,当时人们把面粉蒸制成一定的造型,为食用时增强装饰效果。

2.png

说起自己捏面人的历史,赵西彬不禁回忆起童年时光。“起初,我学面人主要是为了挣钱。”谈及学面人的初衷,他毫不避讳地直言是为了谋生。

1965年赵西彬生于江苏徐州。爷爷和父亲一辈子都是靠捏面人为生,赵西彬打小就爱跟着学。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允许,他只念到初中就辍学了。没有一技之长的他只能去工地搬砖,每天起早贪黑,一天能挣10元。几个月下来,因为劳动强度太大,他没能坚持下去。于是他想到了家里传下的手艺,因为从小耳濡目染,加之悟性很高,赵西彬很快就能捏出一些简单的小动物。 

“那会儿学捏面人,没有系统的教材,也没有视频,只是看着父亲做,再自己摸索。”有一次为了捏一个姜太公钓鱼,他整整倒腾了一宿,还是没成功。“没有别的捷径,只能一遍遍地重来。”赵西彬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的捏面人一般在公园等人流颇多的地方摆摊售卖,于是他也会去偷学,回来后自己再练手,通过一年多的摸索试验,总算学会了基本功。虽说那会儿的手艺不算好,但老百姓却是特别喜欢。”

“后来每天扛着一只木箱在公园、学校门口摆摊,或是在小巷里穿行。第一个月下来,挣了有近200块。”而这钱在上世纪80年代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这让赵西彬兴奋了许久,也让他在徐州干了几个月后“心野”了,他又肩挎小木箱去到广东、广西、黑龙江等地闯荡。“因为我对手工艺非常感兴趣,在谋生的同时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这也是我的初心。”赵西彬说。

赵西彬介绍,面塑讲究捏、搓、揉、掀等几项“基本功”,再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进行塑形。在他看来,捏面人除了要有基本功,也要有灵魂和悟性。他说捏面人是一个创造生命的过程,面团为骨肉、色彩勾服饰,把情感糅入其中,也就赋予了面人灵魂。由于体积小,手中的刀要准确精心,由于易风干,拟定的手法要麻利快捷。无论浓郁的眉眼、夸张的口型,还是千变万化的姿态,他都力求形神毕现,灵动斐然。

除了掌握基本功外,面塑的原材料配比同样至关重要。据了解,面塑所需的面泥成分有面粉、糯米粉、色素等,必须按照相应的配比在开水中揉制,蒸、煮、捏、拌、揉等程序须一次搞定。    

你可别小瞧捏面人的手艺活,要想发展,也得跟上时代的步伐。“面塑创作不能只局限过去,也要与时俱进,要用古老技艺反映现代生活。”为了让自己的面塑作品更具时代特色,他在题材上不断创新,使艺术更贴近生活。每次看到新鲜或是有趣的卡通人物,他总会试着捏一个,从过去的孙悟空、喜羊羊到此前的小猪佩奇、猪猪侠,再到如今的哪吒、叮当猫,他一直在探索,“我是面塑传承人,不仅要传承,更要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制作出更加精彩的作品。”

6年前,赵西彬来到衡阳,从此在此定居。生活条件虽然改善了不少,但他每天还会出摊,面塑已成为了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赵西彬直言,时代在变迁,不少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如今都面临着传承困难,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如果未来有一天,我们只能在照片和博物馆中才能看到这些文化底蕴深厚的作品,那将是莫大的损失。这些濒临消失的民间艺术,希望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赵西彬如今会经常参加各类文化活动推广面塑,也常应邀去学校、社区给学生们上面塑制作体验课,身体力行将面塑技艺传承下去。


编辑:李奇  责编:张文凯

我要举报
请选择原因(可多选)
提交

提交成功

感谢您的热心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