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汉烈士的后代找到了!志愿军老兵69年的心愿终于实现

2021-03-17 17:33:29 榆林发布

今年89岁的苏玉洲,想寻找、帮扶抗美援朝时牺牲的连长刘兴汉的后代。经媒体报道后,在众多网友的爱心接力下,这位志愿军老兵怀揣了69年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刘兴汉的革命烈士证明书

寻人热线打爆 爱心网友积极提供线索

3月14日,榆林发布客户端、榆林日报公众号等榆林传媒中心新媒体平台,发布了《志愿军老兵寻找朝鲜战场牺牲的佳县籍连长后代》一文。该报道迅速引起广泛关注,来自佳县政协的方拥军、子洲县爱卫办的高俊民、陕北矿业的杨汉威等10多位爱心人士积极联系记者提供线索,当晚就确定了刘兴汉烈士的老家在佳县康家港乡下墕村,但不知其家人的联系方式。

看到报道后,3月15日一大早,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召开了专题会议,从乡上到村里部署寻找刘兴汉烈士的后人。很快,该局副局长董志强联系到记者,并提供了刘兴汉烈士后人目前的工作、生活情况及联系方式。

两天来,记者在报道中留下的寻人热线此起彼伏,在快手、抖音等平台上发布的相关寻人短视频播放量累计160多万次,榆林各县市区及延安、西安、兰州、太原、洛阳等地的网友也爱心联动,纷纷留言或发私信提供线索。

怀念写满日记 一生谨记父亲谆谆教导

3月16日,在榆林西沙某小区,记者终于见到刘兴汉烈士的儿子刘耀福及其家人。今年80岁的刘耀福,原是佳县中学的音乐教师,退休后和老伴住在榆林城区,育有4个子女。刘兴汉烈士还有一个女儿刘耀莲,是刘耀福的妹妹,2018年已去世。兄妹俩的子女,大多在高校、公安等部门工作。

刘耀福的日记中写满对父亲的怀念

说起父亲刘兴汉,刘耀福数度落泪。1951年父亲赴朝作战时,刘耀福才是一个10岁的孩子,这一别竟成为永别。父亲牺牲后,刘耀福受到了政府的关怀,无论在哪里上学都享受最高的助学金待遇。每当此时,他就愈发怀念身葬异国的父亲。退休后,刘耀福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至今写了满满10本,文中多次提起父亲,并贴上父亲的照片。他还将父亲的生日,定为每年必过也是属于自己独有的“父亲节”。

“父亲尸骨未还,我只得在祖坟里堆一些黄土算是坟堆。一个尺把长的小棺木盒子放进一张照片,埋在里边。空棺空坟,无可奈何!”这是刘耀福在2009年3月2日所写日记中的一段话,其情其景令人动容。

在刘耀福的记忆中,父亲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不让他和妹妹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占人便宜,哪怕一只桃子、一颗红枣也不准和他人争抢。“虽然与父亲相处短暂,但他对我的一生影响深远,以致于我对自己的儿女也要求严格。我经常教育他们,你爷爷是为保家卫国牺牲的,我们后代不能因个人的一些蝇头小利,玷污了烈士的英名,一定要低调做人、问心无愧。”刘耀福说。

现场视频连线 以后两家人将相互走动

得知苏玉洲寻找他们,刘耀福一家人十分感动。其实,父亲牺牲后,刘耀福也一直打听父亲生前的战友,希望获得父亲在朝鲜战场上更多的情况。通过记者添加的微信,刘耀福与苏玉洲及双方家人进行了视频聊天。

刘耀福与苏玉洲现场视频

据刘耀福介绍,父亲刘兴汉于1946年参军,1948年任西北野战军独立一师通信连连长。1952年12月8日,在朝鲜黄海道白花里排除美军投下的延时炸弹险情中牺牲,年仅28岁。按照当时军队殡葬规定,团级以下官兵只能用白布裹尸入土,但战士们不忍心平时爱惜下属的刘连长就此安葬,在正好经过的一辆运送军需物资的卡车上,硬是抢来一个长6尺的压缩饼干包装箱,作为棺材将刘连长就地埋葬。当年年底,政府部门就送来了牺牲通知书。而父亲牺牲的经过,还是20年后一位佳县籍军人千方百计找到他讲述的。此外,父亲的二哥刘孝云也是一名烈士,在劳山战役中牺牲。

“你父亲对士兵好,我常记得他哩。从他牺牲那时候起,我就想着怎么让他的家人知道详情,并给他的后人帮扶一下,但是没有地址和电话,联系不上,这也是我几十年来的遗憾。现在只要你们过得好,我也就放心了,可以告慰刘连长的英灵了。”在视频中,苏玉洲老人哽咽地说。

双方家人表示,以后要多相互走动,共同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英烈精神。此外,刘耀福及其家人计划于3月19日,去子洲拜望苏玉洲老人。

文图/记者 郝彦丰 刘浩波 通讯员 白洁

我要举报
请选择原因(可多选)
提交

提交成功

感谢您的热心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