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榆阳分局驼峰路派出所:夯实基层基础工作 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2021-12-20 09:30:01 榆林发布客户端

今年,公安榆阳分局驼峰路派出所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工作首位,树立“警务围着民意转、民警围着百姓转,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急需的问题。

开展群防群治 助力平安建设

为了进一步净化社区治安环境,有效打击违法犯罪,降低发案率,社区民警通过立足社区,依靠社区,积极开展入户走访调查,情报信息收集组织辖区群防群治工作。

2月25日,民警李雄接群众反映,有一名网上逃犯近日回到家中。民警李雄立即与杨某的家属取得联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向杨某家属做思想工作,杨某在家属的劝解下,终于放下思想负担,于2月27日主动投案自首。“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发动群众建立群防群治为例,不仅有效弥补了基层警力不足,有效遏制发案率,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社区民警李雄感慨地说。

2021年社区警务改革以来,派出所根据辖区特点组建了由保安人员组成的义警巡逻队12支,由退休人员、老党员、群众代表组成的红袖标13支,社区工作志愿巡逻队10支。

化解矛盾纠纷 为民排忧解难

一起起矛盾纠纷被成功化解,双方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这一切都得益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今年以来,该所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源头治理、以防为主,“切实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大门必须拆掉,不然我们将大门强行拆除。”业主们在不停地大喊着,二十多人围堵在大门口,坚持强行拆除大门,这一场面,发生在东沙德华巷某小区。事情还要从这里说起,6月份,王先生在东沙德华巷某小区购买了两个停车库,每次出行都要去正门绕行,甚不方便。经过连日的观察,王先生发现,该车库的围栏外便是自己的家,于是便灵机一动,将围栏拆掉,改成大门,这样就便于自己的出行。这一拆,便引起了业主们的不满,业主们围堵了王先生修建的大门,矛盾一再升级。社区民警米涛在走访中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按照矛盾纠纷调解机制,6月22日,将社区工作人员、综合执法局工作人员、王先生及业主代表们进行了座谈,对王先生进行“讲理、讲法、讲情”,经过大量做思想工作,最后王先生和业主们达成一致意见,握手言和,王先生同意将大门拆除,并恢复原样,至此一场矛盾纠纷成功化解。派出所以“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为载体,积极深入基层调纠纷、解民忧、化矛盾、促和谐,成功调处232起矛盾纠纷,有效维护了辖区稳定。

织密反诈“防护网”  守护安全千万家

快递小贴士,“贴”心宣传,为了有效提升辖区群众的防骗、识骗能力,社区民警构思利用快递包裹开展防诈宣传。为此,他们自主设计和印制了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小贴士,并得到了辖区快递行业的大力支持。在民警和快递小哥的操作下,一件件快递包裹贴上了防诈小贴士,它们带着“防诈使命”走进千家万户。反诈短剧助力宣传 ,为了有效提升辖区群众的防骗、识骗能力,金阳社区民警根据真实案例,改编拍摄了短剧《冒充公职人员进行电信诈骗》让反诈宣传贴近群众,提升群众安全防范意识。社区民警同时利用辖区业主群、企事业单位群等进行转发,累计受教育群众达1.5万人次。下一步,派出所将不断创新反诈骗宣传形式,切实提高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筑牢防范“高墙”,不给违法分子“伸手”的机会,全力守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微”你寻亲 照亮回家的路

3月24日,出警归来的民警何欣、郝锦亮,在无量殿四路车终点站,发现一群人围着一个老人,便上前询问后得知,潘大爷从佳县来榆林找女儿,因一时心急忘记了女儿的地址,潘大爷哽咽地说:“手机没电了,我该咋办。”民警当即安慰潘大爷说,大爷不用担心,我们一定帮你找到家,通过与潘大爷的交谈,民警了解了潘大爷女儿的信息,立即将信息传给社区民警,社区民警通过在辖区居民群转发潘大爷的信息,很快联系到了潘大爷的女儿。半个小时候后,民警将老人送回家,潘大爷的女儿告诉民警:“我父亲的手机没电了,我们找了很久也没找到,三月的榆林,夜晚温度较低,多亏你们帮助我找回他,不然真不知道后果是啥。”此时的潘大爷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并告诉民警:“以前常在电视上看警察帮助群众,今天真的体会到了人民警察为人民。”2021以来,派出所累计寻找回走失老人、小孩25人。

群众利益无小事,公安榆阳分局驼峰路派出所始终把群众的需求作为警务工作的风向标,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用小警务保障大民生、创建大平安。

记者 刘红


我要举报
请选择原因(可多选)
提交

提交成功

感谢您的热心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