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上的米脂兵

2023-05-01 10:24:44 榆林日报

去年,1971年来接兵的连长杨建民、指导员徐文义专程从西安来到米脂,参加昆仑山当过兵的米脂老兵聚会。徐指导员看到100多名当年风华正茂的小伙子,如今已是60多岁的老同志了,还尽情歌舞,激动地在致辞中大声喊出:“你们米脂兵好样的!不仅完成了守卫昆仑山的使命,也为新疆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我深信这是他发自内心的评价。因为我们的战友,的确个个都是好样的。

创奇迹的顾文忠——

我们当兵时常年守卫在喀喇昆仑山中印边界第一线。顾文忠在新兵训练结束后不久,就分配到一连当卫生员。经过专业培训,随部队来到昆仑山阿里防区。

他所在的一连是一支英雄连队。1950年解放西藏时,新疆军区从我们团一营抽调了一连,组建成解放西藏的进藏先遣连,徒步跋涉翻越昆仑山进入后藏,打败了反动武装,解放了藏南,建立了阿里防区,为配合四川、云南、青海部队进军西藏,促成和平解放西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此一连被命名为“进藏英雄先遣连”,周恩来总理还专门为一连所在的六师题词“高原劲旅”。

阿里防区也是1962年中印边界自卫反击作战中的西线战区,曾经涌现出了罗光變等许多战斗英雄,顾文忠常为自己能在这样光荣的部队守卫边防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

尽管昆仑山的自然环境恶劣,但是米脂长大的孩子有敢拼搏能吃苦的精神。这里山高严寒风雪大,一年四季棉袄不离身,吃不上新鲜蔬菜,就连喝的水都只能烧到70度,但他们仍然乐呵呵地唱着“雪山顶上我站哨,四季不见一棵草,风大吹得石头跑……”的歌去执行巡逻任务。

有一天,连里一位战友患了急性盲肠炎,疼得爬在铺上乱嚎乱叫。连长着急了,对着卫生员顾文忠说:“你快拿主意,要送到最近的医疗点三十里营房也要一天的路程,不送咱们这儿又没有手术的条件,怎办呢?”

顾文忠感觉到肩上的责任和压力,紧张得直挠头。但他还是建议连长就地手术,他说:“我虽没做过手术,但卫生员培训期间熟记了医生做手术的全过程,就地手术或许还能救人一命。”

很快,连部变成了手术室,连长是助手。顾文忠沉着应战,消毒、用药、动刀,一招一式细心操作,慢慢把发炎快要爆裂的盲肠取了出来。一个星期过去了,这位战友又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连长高兴地拍着顾文忠的肩膀说:“你小子胆子真大,卫生员在肚子上开刀做手术,我不仅没见过,也没听过,你这是创造了奇迹,我要给你请功!”

单兵教头杜芳明——

杜芳明,眼大脸方筋骨硬,膀子上的肌肉疙瘩展示着他过硬的身体素质。新兵训练结束后,他被分到步兵连,他的副连长是二等战功的战斗英雄王金成。

1968年在克州八盘水磨追剿叛匪时,王金成当时是班长。他带领一个班攻战守敌,匪首拉响了一颗手榴弹就要向他们扔来,说时迟那时快,王金成端着冲锋枪一个点射,打中了匪首的手腕,手榴弹在匪首的指挥部爆炸了,部队乘机发起冲锋取得了全面胜利。

王金成的英勇故事,让杜芳明悟到了一个道理,打仗不光要勇敢,更要有技术。从此他认真训练,一有时间就偷偷加练。日积月累,他的单兵作战五大技术样样到位,射击、刺杀、投弹更是出类拔萃。后来被调到团部的教导队当了投弹教练。跟他一起进去还有我们米脂的艾先明,全团仅有的几个教练,米脂兵就占两个。

有一次实战演练,六师余师长正看得全神贯注,突然被马蹄踢飞的一颗训练弹落在余师长的身旁,正在执勤的杜芳明一个匍匐顺手把训练弹推出数米,胡发业副团长一个飞身也把余师长压在自己身下,避免了一次意外伤亡。

军营里的文化人——

李长巨个不高,话不多,能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和让人赏心悦目的文章,新兵下连时就被分到75炮连当了文书。他也不负众望,办板报、写材料、写新闻报道样样出彩,不久就被调到政治处。

1980年李长巨从事纪检日常工作时,写的两篇经验材料引起新疆军区政治部的重视,在军区组织工作简报上刊用并在全军转发。

姬志生在18团也是一名文化达人。他能写善画,尤其美术字写得非常漂亮。新兵训练刚结束,作为特长人才,他被分配到团政治处的电影队。

姬志生很快对放电影的业务十分精熟,再加上性格随和,到哨所慰问演出很快就能与战士打成一片,逐渐成了全团熟知的文化达人。团里的海报、重要活动横幅标语和其他需要美化的面子活非他莫属,营房大门两旁“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的八个仿毛体大字就是出自他的手。

杨生民是米脂的品牌兵。当兵时由于年龄小但乒乓球打得好而被特招。在18团的米脂兵中,高中生艾向东被选进通讯连,杜成章、朱绪明、朱绪元、刘兆堂、高克田等都早早地提拔当了军官。机要员挑选极其严格,米脂兵李荣华、郑守来就在其中。常永林进了部队后被送进大学校门,大学回来第一个取得23级的干部待遇,为18团军马所撑起了一片天。

郭怀秀和马清林,一次大部队野营拉练时,一天走了50多公里的路已经很疲劳了,他俩还在半夜悄悄起来,到草棚里帮驻地老乡铡牲口草。第二天早上老乡发现后,激动地拿着鸡蛋赶上已经出发的部队找首长,感谢解放军做好事,这时连队才知道我们连还有做了好事怕人知道的“傻战士”。

李瑞生刚分到炮三连就当了上士。一次装完车返程的路上不幸翻车,夺走了他的半只脚。汽车兵井长宪、刘存前、刘建友、何占和等长年累月驾驶汽车行驶在高寒地区,落下了一身的病,王治金更是早早地把骨灰留在了天山。还有一位米脂兵83年带着部队,在昆仑山哨卡架设电话线中,感冒引起肺水肿,就这样还坚持到最后和大部队一起返回,直至到了叶城152医院,医护人员抢救了2个小时才挽回了生命……

昆仑山上的米脂兵,把青春和汗水奉献给了昆仑山。肯吃苦、能舍得、勇奉献,是米脂兵立足的根基、内在的品质,而这个根基、品质正是源于咱陕北这块黄土地的光荣传统。(马振生)

编辑 贺杰慧 审核 李治学

我要举报
请选择原因(可多选)
提交

提交成功

感谢您的热心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