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就业“民生牌” 书写民生“新答卷”
滨湖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委书记、局长
孙元宏
历史的画卷,总是在砥砺前行中铺展;时代的华章,总是在接续奋斗里书写。在刚刚闭幕的无锡市两会中,市委书记杜小刚围绕新征程、新理念、新目标、新任务,为我们指明了践行初心谋发展的奋斗方向,凝聚了共担使命谱新篇的澎湃力量。
杜书记在今年的市两会上指出,“我们在奔赴现代化赶考之路时,一定要交出更有温度、更加厚实的共同富裕答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事事关乎民生、件件与人有关,在促进共同富裕方面承担着重要职责,肩负着神圣使命。人社系统将知重负重、履职尽责,将目标导向与效果导向统一起来,既勇于担当又善于作为,既思进求进又重效求效,在守正创新中提高工作水平,推动全区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打造“高效人社”“智慧人社”“暖心人社”。
保障市场主体稳定就业。我们将持续落实各类援企纾困政策,切实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容量。完善创业扶持政策,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全力争创省创业示范基地,孵化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
聚焦重点群体促进就业。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退捕渔民等群体,依托信息化手段动态掌握人员就业情况,多措并举提升服务精准度、提高援助成功率,全力打造高质量就业示范区。
提升公共人社服务效能。贯彻落实《江苏省就业促进条例》,加强人社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总结“综合柜员制改革”经验,新建3家街道(镇)、社区(村)两级就业创业服务点。落实“一件事改革”“人社服务快办行动”要求,深化“0号”优先窗口、“党员第一岗”和“人社服务专员”等特色工作,扩大滨湖人社服务品牌效应。
推进重点产业人才引育。我们将以“滨湖之光”3.0、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意见、“吾+”人才安居工程等政策为依托,紧扣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产业发展需求,加快数字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育步伐。深入调研滨湖区六大优势产业用人需求,发布《滨湖区企业人才需求白皮书》,深化与省内外高校的合作,吸引更多优秀大学生落户滨湖。
优化技能人才发展生态。举办滨湖区职业技能大赛,搭建技能人才风采展示和学习交流平台,营造崇尚技能、弘扬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鼓励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等方式开展职工技能提升培训,优化产业工人队伍结构。结合滨湖产业发展需求编制“重点技工学校名录”,探索建立长期对接机制,提高引才精准度和成功率。
构建风险防范长效机制。主动把握新常态下劳动关系运行的特点规律,加强企业用工服务指导,注重劳动保障诚信企业培育。强化“滨湖区劳动人事争议调处中心”综合调处功能,打造乡镇、企业、行业互为补充、三位一体的基层调解组织体系,全力争创省级“劳动人事争议金牌调解组织”。注重发挥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作用,加大建筑行业部门联合监管力度,从源头上整治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
打造新业态就业保障新模式。拓展新业态从业人员就业渠道,保障物流快递、网络配送、平台编辑、自媒体制作等新业态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不断优化服务体系、规范劳动关系,为灵活就业者系上“安全带”。
策划:无锡市滨湖区融媒体中心
来源:滨湖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编辑:韦伦
往期阅读:
❑ 俞刚:一把手谈担当|奋力谱写马山国际健康旅游岛建设新篇章
❑ 宋晓裕:一把手谈担当|新理念开启智造引擎 勇担当展现两城作为
❑ 宋超:一把手谈担当 | 坚定不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持续擦亮滨湖生态宜居底色
感谢您的热心
查看全部